吃饭的大娘裹着头巾,前去结账的大爷衣着朴素……不久前,当面对这样一对顾客时,原本应收18元的面钱,河南周口郸城县开烩面馆的周朝奎,托辞“只收个成本”,象征性收了5块钱。
这一充满善意的举动发布在网络后,引起了众多关注,更有人专程赶来爱心面馆打卡。面对一片赞扬声,周朝奎说:“老年人挣钱不容易,说实话5块钱连成本都不够,但这是对两位老人最为体面的帮助。”
清晨的郸城县支农路北段,记者进入面馆里看到,店内桌椅整齐,后厨透明整洁,墙面最显眼的位置,贴满了公益寻亲的海报。
店主周朝奎忙着准备食材,妻子李玲玲则在一旁打扫卫生,为即将到来的午市做准备。

谈到那碗引发关注的5元烩面,周朝奎记忆犹新:“10月20日中午快一点多的时候来了两位老人,穿着非常朴素,一位大爷和一位大娘,到咱店里面要了一大碗和一小碗面,原价是18块钱,最后我看他们两个人年龄也太大了,也没啥经济收入,所以我就收了他5块钱,你要是一分钱不要吧,大爷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也会感觉到尴尬,所以说就收了5块钱。”
当天发生的这一切,被爱记录的周朝奎发布在了自己的网络账号上,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条记录“5元两碗面”的短视频,竟然收获了9万多次点赞。众多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这份“体面的善良”,不少在外的周口游子也留言表示春节返乡必去支持。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周朝奎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的初心:“其实人工、房租、电费等,咱也没有仔细算这些,就是随口一说留个成本价吧,让大爷高高兴兴吃饱回家不就好了。”
两碗被善意定价的烩面,看似偶然,实则是这对夫妻日常善举的一个缩影。

翻开周朝奎的社交媒体账号,给卖菜、收废品的老人免费端上热饭的画面比比皆是。
开店多年来,夫妇俩坚持为带父母就餐的食客送糟鱼,招牌产品10元一份多年来从不涨价,馒头免费不限量。
而墙上的寻亲贴纸,则是他年初主动联系公益组织贴上的,只为“多扩散一份信息,就多一份团圆的希望”。
夫妻俩的这些点点滴滴,也深深印在了老顾客们的心里。顾客梁玉喜:“哪个老爷爷的菜卖不完了,大爷大娘的菜卖不完了,周老板都给包圆了,他自己开饭店也用了,虽然事儿不大,但是非常暖人心。”
一份“体面”的帮助,汇聚成网络上最温暖的共鸣。周朝奎夫妇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暖,也让更多人相信,善意不分大小,每一次付出都算数!
周朝奎说:“有很多朋友问我以后会不会把这个爱心传递一直坚持下去,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虽然说咱的店小,一碗面也值不了太多钱,咱可以给他免费提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这个爱心传递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是小小的面馆、大大的爱心;
你的样子,是体面的帮助,温暖的共鸣!
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责任编辑:麻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