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全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工作总结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河南在本届艺术节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交流创作经验,安排部署2028年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主持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于今年10月至11月在四川、重庆成功举办。河南省选派多支文艺团队参与各项赛事展演,取得显著成果。其中,由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曲剧《鲁镇》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该中心创作的曲剧小戏《七夕》、郑州歌舞艺术中心创演的舞蹈《唐宫夜宴》及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创演的杂技《长空啸·浪桥飞人》获文华奖提名节目。在群众文艺领域,河南6部作品入围群星奖终评,其中戏剧作品《我是王根本》、曲艺作品《赶书会》荣获第二十届群星奖。此外,全省还有20余件美术书法篆刻和摄影作品入选相关展览。
会议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成果,展现了河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与整体实力。
座谈会上,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筱宇,河南省文化馆馆长赵丽,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杰,郑州歌舞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宋东东等四位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参与艺术节的实践经验与创作心得。
黄东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第十四届艺术节成绩较往届取得显著突破。他从新时代河南艺术工作的使命任务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艺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他强调,要紧紧抓住2028年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南举办的重大机遇,并提出四方面具体要求:一要强化艺术创作精品意识,二要推动各艺术门类协调发展,三要加强艺术创作生态建设,四要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会议作出明确部署:一方面要“深挖软件潜力”,紧紧围绕创作核心,系统谋划、及早启动,精准布局各艺术门类,推动舞台剧目和群众文艺作品高质量创排;另一方面要“补齐硬件短板”,自2026年起,统筹推进现有演出场馆分年度、分批次实施升级改造,确保满足艺术节高标准展演需求。
会议强调,承办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文艺战线要以此为契机,努力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全面提升场馆设施,力争将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具有鲜明河南特色、高水平的国家艺术盛会,为河南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旅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厅直各文艺院团及文化单位负责人,厅机关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张丛博
|